党建引领铺就小康路 精准施策绘出新图景
新九村村集体现在每年收入超过12万元,人均可支配收入已超过15000元,6个自然村已实现集中供水,农户家庭通了电视信号……近日,连州市瑶安乡新九村驻村第一书记兼扶贫工作队队长张耀明向小编介绍近年来的扶贫工作情况。
新九村的路,张耀明走了三年多。从坑坑洼洼的“泥水路”到平整舒适的水泥路,每一处的变化,他都了然于心,言语间更是欣慰:“这几年,村民走出了大山,开回了小车,泥砖房换成了小楼房。”
2016年,市中级法院开始对口帮扶新九村和丰阳镇朱岗村、西岸镇东江村,其中朱岗村和东江村为党建帮扶点。张耀明、陈永贵、成俊杰等干部分别被派驻三个贫困村担任扶贫工作队队长、第一书记、党建指导员等职务,他们因地制宜、因人施策,全力开展精准帮扶工作。
帮扶期间,在市中级法院的指导下,驻村干部牢牢把握“党建引领”原则,结合各项扶贫政策,加强“两委”建设,提高村政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推动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村民生存发展环境;促进产业发展、就业提升,探索建立持续稳定的增收长效机制;帮助贫困家庭接受教育、学习技术,提高贫困户素质和自我发展能力;充分利用危房改造政策,改善贫困户居住条件……
截至目前,市中级法院联合市委台办累计投入各项帮扶资金300余万元,精准扶贫工作取得阶段性的成效。
修路致富
省定贫困村旧貌换新颜
一条瑶安河,蜿蜒流淌在大山里。瑶安乡新九村沿河而建,瑶族分支“过山瑶”聚居于此。村里山多田少,经济滞后,老一辈村民靠山吃山,砍伐林木成了主要收入来源。新九村有贫困户26户78人,被列为省定精准扶贫重点帮扶村。
2016年,张耀明经过一路颠簸来到新九村。此前,他是市中级法院干警。因在阳山开展过扶贫工作,有着扶贫经验的他再次赴职新九村。然而,来到新九村,面对的却是新的境况:土地零碎、产业匮乏、交通滞后、仅有一条乡道贯穿全村……
要致富,先修路。张耀明与扶贫工作队一合计,当即决定先把路修起来。“当时新九村有两个自然村没有实现入村公路硬底化,一个自然村的入村道路需要修建。”张耀明还记得,其中盘石里交通最为不便,村里只有一条坑坑洼洼的泥路与外界相通,日常出入不便,村里的农产品更是难以外销,导致农民的生活贫困交加。
很快,市中级法院及其他帮扶单位积极筹集帮扶资金60多万元,并在2017年底至2018年2月全面完成了入村公路硬底化建设和修建工程,极大地改善群众出行和农业生产条件,为贫困村尽快实现脱贫奠定基础。
“路修起来了,美丽乡村建起来了,网络也通起来了。”在瑶安乡新九村党支部书记赵建军看来,扶贫工作队把路修通了,也把村民的思想“打通”了,大家的生活生产习惯正在悄然改变着。
“过去光靠砍伐林木卖点钱也将就着过,现在愿意走出大山去打工了;过去垃圾基本靠水冲,现在交通方便了,生活垃圾都是集中收运了;网络开阔了视野,大家在生态保护和环境卫生方面的意识都开始提高了。”
在扶贫工作队的帮助下,新九村所有自然村已完成路面硬化,并开通客车至新九村;增设瑶族特色的太阳能路灯共178盏;改善村民的住房条件和饮用水设施,保障户户有安全住房、有生活用电和饮用水;6个村民小组里的大定坑与长河成为示范村,盘石里也成为了整洁村。
更让赵建军欣喜的是,张耀明和扶贫工作队带来的变化,还直接体现在村民的钱袋子里。“在扶贫工作队来之前,我们新九村的集体收入每年大约只有2.8万元,贫困户共有28户76人,贫困人口年均收入仅2500元。目前新九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已超过15000元,村集体每年收入超过12万元。”
筑牢堡垒
提升基层组织战斗力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帮扶新九村期间,市中级法院坚持将党建和精准扶贫相结合,多举措为基层群众解决生产生活困难,确保实现“党建工作+精准扶贫”双赢格局。
三年来,新九村党支部和两委班子的凝聚力、战斗力明显增强,建立并完善了相关制度,各项工作得到统筹推进,做到了事事有人管、有人抓、有落实,村干部在群众中的地位逐步改观。
“抓好党建促扶贫是我们开展扶贫工作的重要一环。”张耀明将原村委会破旧的办公用房维修改造使之成为党组织的坚强基地,积极配合当地党委政府,从选好配强党支部班子入手,完成贫困村党总支调整优化村党支部设置工作,新九村从原来6个党支部优化为2个党支部,基本解决了村干部整体年龄偏大、缺少沟通协调、服务意识差等问题。
除了新九村,在党建帮扶点朱岗村和东江村,群众同样感受到了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的变化。“过去村里的党员过组织生活,人员难召集,开会不走心,说白了就是走过场。现在不同了,大家意识到党员代表着责任,都积极起来了。”朱岗村的一名村干部提起村里党员的变化,很是感慨:“大家开会的状态都不一样了。”
为强化朱岗村党建阵地建设,市中级法院先后投入资金帮扶朱岗村修缮党建文化中心,添置学习活动设备,确保贫困村党组织、党员日常活动有固定阵地,进一步提高基层党组织战斗力、凝聚力。朱岗村还鼓励党员作为致富带头人,带动村民增收奔康。
目前正在完善的朱岗村党建文化长廊,设有党务公开、美丽乡村建设、精神文明建设、扶贫工作状态以及人大代表履职等内容,图文并茂,通俗易懂。市中级法院派驻朱岗村的党建指导员陈永贵说,党建文化长廊让群众在散步的同时懂得了不少文明新风尚。
组织党员学习先进事迹报告、培训现场会、视频会议,落实上级党委部署主题教育党课,组织党员外出学习……朱岗村的党建工作日趋制度化、规范化,一些老党员也表示终于找到了归属感。
“东江村党员有73名,但党员年龄普遍偏大,35周岁以下年轻党员只占20%,50岁以下有劳动能力的党员基本上都外出务工,留在村里的党员年龄60岁以上的占50%,多数无劳动能力,有些甚至行动不便,组织学习、落实制度在现实中难度较大。”
市中级法院干警成俊杰被派驻东江村担任党建指导员,当他看到农村党建工作弱化情况严重,组织生活难以落实到位,于是提出了优化村党支部的合理化建议。
东江村党总支原下设六个党支部,分布在六个自然村,党员数量少而分散,组织开展活动难度大,2019年8月下旬经优化后调整为两个党支部,第一党支部相邻的两个自然村组成,第二党支部由另外相近的四个自然村组成,组织生活制度相对更加容易落实了。
此外,市中级法院还积极开展节日慰问贫困户活动,在春节、“七·一”等节日期间对新九村、朱岗村和东江村三村的贫困户开展慰问活动,送上节日祝福和慰问,鼓励他们树立生活信心,保持乐观心态,勇敢面对逆境,早日实现脱贫。
长短结合
建立长效脱贫机制
脱贫攻坚,产业是关键。随着帮扶工作渐见成效,张耀明等人有了更深的思考:如何通过产业发展巩固脱贫成果,防止贫困户返贫?“必须加大对扶贫资产性项目投入,确保投入资金安全性和长期稳定经济收益,使贫困户有长期稳定的收入。”
经过多方面考量,张耀明最后根据各贫困户的具体条件,与村两委干部一起制定了短效与长效相结合的扶贫机制。
“扶贫工作队不仅给我们提供了猪苗和鸡苗,还有部分的饲料。”盘竹娇是新九大定坑村小组的贫困户,曾经一家七口住在泥砖房里。
如今,家里盖起了两层半的小楼房,与相邻的泥砖旧房形成了鲜明对比。四个儿子有的外出务工,有的在家打散工和养猪,目前家庭可支配收入超过10万元。
“我们希望通过采取各种扶贫措施,转变贫困户‘等靠要’的思想,把救济纾困和内生脱贫相结合,发展扶贫产业变‘输血’为‘造血’,建立一个长效脱贫机制。”
张耀明表示,扶贫工作队根据各贫困户的具体条件,鼓励贫困户发展鸡、猪等畜禽养殖,按照贫困户的意愿提供帮扶资金近4万元,为贫困户创造短期效益。同时通过财政政策帮扶资金,为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按每户每人4800元入股连州市潭岭水电站项目,按照年10%的比例收益分红,为贫困户创建稳定的长期收益。
另外,去年市中级法院还努力筹集100万元产业帮扶资金投入到连州嘉润投资发展有限公司经营的扶贫项目中,投资期限5年,按投资项目年收益10%用于新九村贫困户脱贫专项基金,实现贫困户“两不愁”,确保脱贫不返贫。预计从今年起,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可从此项目获得收入约人均2200元/年。
此外,因地制宜发展“山茶”种植项目,种植山茶近40多亩。成立种植合作社,统一经营,让贫困户参加管理的方式,使贫困户有固定经济收入,有长期收益分红,增强贫困户自身造血功能。
2020年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市中级法院要求扶贫干部要继续加强党建助力扶贫攻坚工作,继续加强支部的规范化建设,完善“三会一课”制度,充分发挥党(总)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调动全村党员干部积极性,为贫困村的振兴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同时要确保已退出贫困户不再返贫,通过加大对扶贫资产性项目投入,使贫困户有长期稳定的收入。还要积极推进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发掘独具特色的旅游文化产业,推广“保底收益+按股分红”分配方式,加强资产收益扶贫项目的风险防控,保障贫困户权益。
通讯员 | 赵彩红 彭筠童
视频 | 吴骁 编辑 | 罗雯婕
欢迎关注清远市中级人民法院官方微信号